English

报刊的“超前意识”

●城南夜话
1998-11-23 来源:生活时报 ●晓昕 我有话说
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街头巷尾那花花绿绿的报刊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“早产儿”。先是各种月刊一反往日令读者隐隐之中有些期盼的矜持,渐渐变得迫不及待,中旬出版的月初就上了市,后来这超前的脚步又日益加快,直追到前一个月末甚至月中,比如10月中旬未过,不少人就已在看着第11期的杂志。随后各种周刊也不甘落后,星期四出版的星期三就能见到,号称“周末”的星期四就已遍布视野,许多报刊在市场上就处于这种“超前”的状态中。
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来也并不复杂,如今各种报刊林立,竞争自然也愈加激烈。据说出此策者的初衷是认为报刊问世早,在市场上留贮的时间长,便以为因此能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。实际上这种“早产”的状态只要保持几次,很快便形成了新的出版规律,可相对于每一种报刊来讲,它自身的周期是不变的,即使是报刊之间互相的竞争,也依然维持同样的对峙状态———不论是此期刊的第几期与其它期刊的第几期的竞争,所谓增强竞争力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。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,购买某种报刊一般是出于它的内容对自己有吸引力,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内容侧重,也拥有不同的读者群,而且只要它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,一旦读者觉得它与自己投缘,就会成为比较忠实的追随者,至于它在什么日子出并无所谓。

所以,大大小小的报刊能否“出人头地”,不在于“超前”、“早产”这类的小伎俩,而要注重内涵,那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所在。报刊的品种多了,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;竞争加剧,出版者们挖空心思想把自己的“作品”办好,这种心态是积极的,但应用在“正道儿”上,耍小聪明换不来真正的成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